|
|
|
Su-35BM戰機是2007年公開的Su-27最新改型,屬於4++代,是借用Su-27外型的第五代戰機。所配備的Irbis-E雷達對戰機探距遠達350km以上,並配有超大射程的各式飛彈,能對敵方傳統武力構成強大的衝擊。雷達的超大視野帶來強悍的飛彈警戒能力,賦予對匿蹤戰機的免疫力。故該機雖非匿蹤戰機,但作戰效能不容小看。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A-50預警機(Shmel,北約代號為「支柱」)是以「伊留」(Ilyushin)IL - 76運輸機為基礎,由伊爾庫特的Beriev航空廠生產。A-50U是減少電子設備的體積與重量,騰出的空間用於增加燃料與改善乘員工作環境。
|
|
|
|
日本海上自衛隊P-3C是由美國提供原機配件,然後由日方自行組裝,於1982年開始引進。
|
|
|
|
日本川崎重工領頭開發的XP-1反潛巡邏機,於2008年8月29日移交一號原型機給日本防衛省。
|
|
|
|
An-70是蘇聯末期由安東諾夫設計局設計的新一代中型運輸機,採用世界第一種實用化的螺旋扇發動機D-27,是用來與A-400M、C-130J競爭歐洲市場的利器。
|
|
|
|
An-22運輸機(Antei,北約代號「雄雞」)是蘇聯安東諾夫設計局研製的長程重型軍用運輸機,是世界最大渦輪螺旋槳驅動方式的飛機。主要用於運送部隊和大型裝備。
|
|
|
|
|
|
Yak-130高級教練機由亞克列夫設計局研製,可用於訓練各國新世代戰機(含EF-2000、F-35)飛行員。是俄國最新航空技術的指標,如氧氣提練機、可在10000m再啟動的輔助動力單元等俄制4++代以上的新穎裝備都在此提前落實。可達40至42度的可控攻角使其能用以訓練超機動戰機的飛行員。
|
|
|
|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