尖端科技軍事圖庫
 尖端科技軍事圖庫 > 
搜尋: (包含「中華民國陸軍」)
繼續搜尋 重新全部搜尋 目錄 照片
 
目錄 符合5筆
說明:中華民國各軍種  
說明:中華民國陸軍各種武器裝備。  
標籤:
說明:M109自走砲的研發計畫起源於1952年,為了取代老式M44型155mm自走砲,美國決定研發新一代自走砲。1961年10月,凱迪拉克公司(Cadilac)接到第一筆生產原型車T196E1的訂單,1963年7月賦予軍用編號,稱為M109型155mm自走砲。  
說明:高機動性多用途輪式車輛(High Mobility Multipurpose Wheeled Vehicle,HMMWV或稱Humvee、悍馬),是美國AM General為美國軍方生產的全輪驅動車輛。1991年,歷經波斯灣戰爭,其優異的機動性、越野性、可靠性和耐久性與各式武器承載上的安裝適應能力,間接促使該款汽車聲名大噪。  
說明:本裝備為南非Milkor公司所研發的Mk1 40公厘多功能榴彈發射器,以取代舊有噴火器。  
頁碼:[1]  
 
照片 符合33筆
圖說:中華民國陸軍愛國者PAC-2型防空飛彈(左)與M110A2自走砲車。  
圖說:中華民國陸軍M110A2型203公厘自走榴砲,前來支援台北松山基地開放活動,後方可見其駐鋤,這可使火砲射擊時的穩定性。  
圖說:中華民國陸軍M110A2型203公厘自走榴砲,前來支援台北松山基地開放活動,後方可見其駐鋤,這可使火砲射擊時的穩定性。  
圖說:中華民國陸軍M110A2型203公厘自走榴砲,前來支援台北松山基地開放活動,後方可見其駐鋤,這可使火砲射擊時的穩定性。  
圖說:中華民國陸軍M110A2型203公厘自走榴砲,前來支援台北松山基地開放活動,圖中為其砲尾特寫。  
圖說:中華民國陸軍M110A2型203公厘自走榴砲,前來支援台北松山基地開放活動,後方可見其駐鋤,這可使火砲射擊時的穩定性。  
圖說:國軍軍用輪型車輛向來以美軍制式裝備為準,其中最廣泛的機動載具當為M988A2 HMMWV 4×4悍馬車,除運送步兵外也搭載各式支援武器,陸軍及海軍陸戰隊的悍馬約於波灣戰爭後引進,但形式多為M1097A2基本型,沒有M1025或M1043等武器載台車型,多年來M1097A2經過自行改良,已有搭載拖式飛彈、106無後座力砲、M2HBQCB 12.7mm機槍、Mk19 Mod 340mm榴彈機槍、以及國造T75M 20mm機砲的車型出現,其構型雖與美國有別,機能差異卻不大,國軍較欠缺的是附有輕裝甲的悍馬。  
圖說:國軍軍用輪型車輛向來以美軍制式裝備為準,其中最廣泛的機動載具當為M988A2 HMMWV 4×4悍馬車,除運送步兵外也搭載各式支援武器,陸軍及海軍陸戰隊的悍馬約於波灣戰爭後引進,但形式多為M1097A2基本型,沒有M1025或M1043等武器載台車型,多年來M1097A2經過自行改良,已有搭載拖式飛彈、106無後座力砲、M2HBQCB 12.7mm機槍、Mk19 Mod 340mm榴彈機槍、以及國造T75M 20mm機砲的車型出現,其構型雖與美國有別,機能差異卻不大,國軍較欠缺的是附有輕裝甲的悍馬。  
圖說:國軍軍用輪型車輛向來以美軍制式裝備為準,其中最廣泛的機動載具當為M988A2 HMMWV 4×4悍馬車,除運送步兵外也搭載各式支援武器,陸軍及海軍陸戰隊的悍馬約於波灣戰爭後引進,但形式多為M1097A2基本型,沒有M1025或M1043等武器載台車型,多年來M1097A2經過自行改良,已有搭載拖式飛彈、106無後座力砲、M2HBQCB 12.7mm機槍、Mk19 Mod 340mm榴彈機槍、以及國造T75M 20mm機砲的車型出現,其構型雖與美國有別,機能差異卻不大,國軍較欠缺的是附有輕裝甲的悍馬。  
圖說:國軍軍用輪型車輛向來以美軍制式裝備為準,其中最廣泛的機動載具當為M988A2 HMMWV 4×4悍馬車,除運送步兵外也搭載各式支援武器,陸軍及海軍陸戰隊的悍馬約於波灣戰爭後引進,但形式多為M1097A2基本型,沒有M1025或M1043等武器載台車型,多年來M1097A2經過自行改良,已有搭載拖式飛彈、106無後座力砲、M2HBQCB 12.7mm機槍、Mk19 Mod 340mm榴彈機槍、以及國造T75M 20mm機砲的車型出現,其構型雖與美國有別,機能差異卻不大,國軍較欠缺的是附有輕裝甲的悍馬。  
頁碼:[1]  2  3  4  
版權所有 © 尖端科技軍事雜誌社 電話:(02)2760-2867
地址:台北市南京東路5段59巷30弄20號7樓 傳真:(02)2753-4868
本站代管於邁林網頁設計公司虛擬主機